各高等院校:
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China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ompetition on Energy Economics,以下简称“大赛”)是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以下简称中国“双法”研究会)主办、中国“双法”研究会低碳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执行、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等2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性赛事。2023年3月,大赛正式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
经过十年的发展,大赛已经成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双碳”人才培养的重要赛事,为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提升创造能力提供梦想起飞的平台。欢迎各高校组织同学们踊跃参赛,展示风采,为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大赛面向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每年举办一次,采用校赛、区域(省)赛和全国赛三级赛制。参赛团队在大赛官网报名,逐级选拔,不能跨级参赛。大赛设专家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和秘书处,全程负责大赛的学术指导、赛制制定、组织管理、监督仲裁、结果发布等事宜。
大赛秘书长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大赛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知识中心能源专业知识服务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总决赛将由山西财经大学承办。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山西赛区】区域赛由太原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程序与时间安排:
1.报名
时间:2024年10月14日―11月17日
2.作品提交
时间:2025年2月24日―3月9日
3.作品初审及校级赛与区域赛
时间:2025年3月10日― 4月13日
4.国赛通讯评审及会评
时间:2025年4月15日― 5月10日
5.总决赛及颁奖仪式
时间:2025年5月中下旬
注:报名操作指南为https://mp.weixin.qq.com/s/hiEgeEuUTAdn8Cestt8MuQ
二、参赛条件:
1.本次比赛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国外高校的学生,需依托国内高校联合参赛。
2.大赛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有一位及以上研究生参与的团队属于研究生组。参赛团队由1-4名学生构成(含第一作者)。
3.作品由参赛团队学生独立完成,可以请0-2名指导教师进行学术指导。
三、作品主题:
1.参赛作品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能源与低碳经济、能源金融与碳金融、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能源战略与能源安全、碳资产管理与碳中和、能源市场与碳市场、能源与环境政策、能源企业经营管理和泛能源大数据应用。为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扎根实践,鼓励“非研究论文类”作品。
2.大赛大学生组和研究生组各设置4个赛道,包括:能源经济、能源金融与管理、调研与创新创业和泛能源大数据。报名时泛能源大数据可作为其他3个赛道的附加赛道选择。
四、参赛要求:
1.每个学生最多可以参与两项作品,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作品只能有一项。
2.参赛作品禁止抄袭,禁止使用已公开发表过的专利、著作或论文(或进行改造后)参赛。报名截止日期前未被期刊接收录用的论文视为合规作品。大赛不接受在其他全国性赛事中获奖的作品,进入国赛的作品作者需签署诚信承诺书。在比赛任一阶段或比赛后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大赛组委会有权撤销参赛资格、获奖证书并通报所在高校。
3.参赛作品所有权归参赛团队所有,除特别说明外,大赛组委会及相关单位不拥有参赛作品所有权。
五、相关信息:
大赛官网:http://energy.qibebt.ac.cn/eneco/contribution/
大赛微信公众号:泛能源大数据知识服务
山西区域赛承办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联系人:王戎
联系邮箱:wangrong@tyut.edu.cn
六、一问一答:
第一部分 关于大赛
1. 大赛全称是什么?
答: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
2. 大赛是否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赛事(国家A类赛事)?
答:是。2023年3月大赛正式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
3. 大赛官网地址是什么?
答:http://energy.qibebt.ac.cn/eneco/contribution/index.html
官网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知识中心能源专业知识服务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个人报名、提交作品、评审、下载获奖证书,全部通过官网进行!
4. 大赛宣传语是什么?
答:能经大赛—碳中和人才培养的摇篮。
5. 大赛主办方?
答:大赛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简称“双法”研究会)主办。“双法”研究会由华罗庚教授发起和担任首任理事长。
6. 大赛组织单位?
答:大赛由中国“双法”研究会低碳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组委会主任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范英教授。
7. 大赛影响力如何?
答:经过十年的发展,大赛已经成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双碳”人才培养的重要赛事,为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提升创造能力提供梦想起飞的平台。2021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因其学术性、科普性和广泛参与性,在大会进行了交流,受到与会专家好评。
8. 大赛组织机构包括哪些?
答:大赛严格按照上级主管单位要求,设有专家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全程负责大赛的学术指导、赛制制定、组织管理、监督仲裁、结果发布等事宜。
9. 保证大赛规范性的制度有哪些?
答:大赛制定了大赛章程、区域赛管理办法、校赛管理办法,严格规定了大赛的竞赛内容、竞赛形式、评审办法、奖项设置、监督与管理等内容。同时,大赛还设置观察员制度,为每个赛区派观察员帮助指导各赛区的赛事工作。
10. 大赛已经举办了几届?今年是第几届?
答:大赛从2015年开始,已经举行了十届。今年是第十一届大赛。
11. 大赛总决赛历届承办单位有哪些:
答:第一届到第十届总决赛承办单位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2. 大赛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答:大赛面向国家“双碳”重大战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助力“三全育人”;赛会同办,每年的总决赛也是当年专委会的学术年会。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低碳发展管理学术年会连续三次被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收录。
第二部分 参赛要求
13. 大赛的参赛对象包括哪些?
答:包括普通(含民办)高校(包含港、澳、台高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不包括专科学校和专科生。
14. 组队方式有哪些?一个作品参赛团队有人数限制吗?
答:大赛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有一位及以上研究生参与的团队属于研究生组。参赛团队由1-4名学生构成(含第一作者)。
15. 参赛有专业限制吗?
答:没有,所有专业都可以参赛。但是要与大赛主题相关。
16. 参赛作品可以是英文的吗?
答:当然可以
17. 创新创业类可以提交策划书吗?
答: 可以.
18. 国外的学生可以参赛吗?
答:大赛不对国外高校开放。国外学生参赛,需依托国内高校联合参赛
19. 大赛赛道是怎样设置的?
答:大赛分为大学生组和研究生组。各设置四个赛道,包括:能源经济、能源金融与管理、调研与创新创业和泛能源大数据。报名时,泛能源大数据可作为其他三个赛道的附加赛道选择。
20. 大赛作品包括哪些领域?
答:参赛作品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能源与低碳经济、能源金融与碳金融、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能源战略与能源安全、碳资产管理与碳中和、能源市场与碳市场、能源与环境政策、能源企业经营管理和泛能源大数据应用。为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扎根实践,鼓励做调研报告和创新创业等非论文类作品。
21. 作品知识产权归属?
答:参赛作品所有权归参赛团队所有。除特别说明外,大赛组委会及相关单位不拥有参赛作品所有权。
22. 大赛有限项规定吗?
答:有。每个学生最多可以参与两项作品,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作品只能有一项。
23. 作品的查重比例有限制吗?
答:有的,不得超过15%。
24. 作品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扩展吗?
答:不可以。所有作品都是原创的。禁止使用已公开发表过的专利、著作或论文(或进行改造后)参赛。
25. 作品提交后,被期刊录用可以吗?
答:可以。作品完成后,可以同时投稿期刊。在作品已经提交系统后,被期刊录用是可以的。
26. 何时签署诚信承诺书?
答:提交作品时,系统会提示提交承诺书。在比赛任一阶段或比赛后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大赛组委会有权撤销参赛资格、获奖证书并通报所在高校。
27. 作品必须匿名吗?
答:是的!为保证大赛公平性,所有提交作品封皮和正文中不得出现学校名称(含所属二级机构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资助机构等信息,在比赛任一环节发现此类问题后,相关作品退出大赛。所有未匿名作品,初审直接淘汰!
28. 作品上的个人信息要求匿名,但承诺书要求签名?
答:本次大赛采取匿名评审!但承诺书是系统内存资料不对外,承诺书的签名处,必须手签或者电子签。
29. 参赛收取费用吗?
答:大赛组委会不向任何单位和学生个人收取费用。
第三部分 时间节点与流程
30. 第十一届大赛的重要时间节点?
答:大赛已经于2024年7月13日在山西财经大学启动。注意本赛事报名和提交作品分时段进行。报名时段:2024年10月14日—11月17日。(报名是后期提交作品参赛的必须环节!)提交作品时间是:2025年2月24日—3月9日;作品初审/校赛/区域赛/国赛时段为:2025年3月10日—5月10日;总决赛为2025年5月中下旬。
31.参加大赛必须先报名吗,不报名能不能直接提交作品?
答:必须先报名,获取参赛资格,二月份才能提交作品。不报名不能参赛,后期一律无法补报。所以当务之急是报名!除了第一作者(队长)信息不能更改外,其他信息后期都可以更改。
32. 报名后可以修改信息吗?如何修改?
答:未点击“提交”前,除队长信息外,其他信息均可修改。所以大家报名时候不需要太紧张,先报名再说,题目和其他内容可以随后修改。点击左侧“我的作品”,点击编辑修改。
33. 如何在官网报名?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报名成功?
答:请上官网查看“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报名操作指南”。查到报名编号“ECC-202X-XXXXX”即报名成功,邮件提示非必要。
34.什么是校园IP登录,是否允许?
答:禁止使用校园IP登录,请用个人信息注册账号登录系统进行报名操作。
35. 一个团队几个人可以注册不同账号吗?
答:不可以。一个团队只有一个注册账号(可以是队长或队员)!而且从报名到最后下载获奖证书,一直用这个账号。默认“作者1”为队长。
36. 在报名时系统提示“超过参与两个项目”,但是实际没有,是怎么回事?
答:系统以姓名、手机号等信息来确认参与几项作品。如果出现提示不可以,请确认队员中是否参与了其他人的作品(超过2个了)。
37. 报名时找不到对应专业怎么办?
答:可以选择相近的专业大类。
38. 作品可由几名指导教师指导?指导教师可以没有吗?
答:指导教师0-2名,可以没有指导教师。
39. 指导老师可以指导几个队伍?各个学校限定参赛的队伍数吗?
答:没有限制。
40. 是否可跨赛区、跨学校的学生合作完成作品?
答:可以。
41. 请问投稿可以发送到大赛邮箱中吗?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提交作品成功呢?
答:作品不能通过邮箱投递。必须通过官网,注册——登陆——报名——提交作品。
42. 作品初稿进行了递交,请问可以撤回吗?
答:一旦“递交”作品,不能撤回。所以请谨慎点击“递交”!报名成功后,可以通过“我的作品”进行编辑作品;作品信息修改后,点击“保存”按钮,可以修改报名及作品信息。最后点击“递交”按钮,完成作品递交工作。递交后,无法再次修改任何信息。
43. 参赛作品晋级省赛/国赛还可以修改吗?
答:不可以,一旦递交作品就无法再修改,在本届赛事的任何时间节点都不可以撤回和重新提交。若有答辩环节,可以补充完善PPT。
44. 是否递交作品后,都需要准备PPT进行答辩?
答:不一定。根据各学校和各赛区安排。
45. 如何联系本学校负责大赛的学院和区域赛的负责高校?
答:官网查找“关于公布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区域赛承办单位的通知”,通过公布的本赛区邮箱联系组委会,以QQ群或微信群方式进入本区域群咨询相关问题,了解本校承办的学院。
46.校赛是否有证书?
答:不做规定。由校赛承办单位决定。
47.省赛有证书吗?
答:省赛和国赛获奖作品均有获奖证书。所有证书都是在官网通过自己注册账号进行下载。所以再次强调,一个团队只有一个账号,否则后期可能无法下载证书。
48. 省赛和国赛获奖有正式的文件吗?
答:有的。都有正式的获奖文件。
49. 证书如何获取呢?
答:点击“我的作品”查看获奖结果,并于总决赛结束一周后可以开始下载。提示同学们及时下载获奖证书。
第四部分 关于泛能源大数据
50. 泛能源大数据如何分类的?是否有相关培训?
答: 符合以下三种特征的可复选并成为泛能源大数据赛道作品。其中A类和B类的共同特征是作品中是否使用了大数据或者人工智能方法手段,以及作品是否涉及与能源相关的问题。C类作品的特征是作品是否使用了GIS-LCA软件开展研究。11月上旬有相关培训,培训日程及场次请关注泛能源大数据知识服务公众号、LCA碳轨迹公众号
51.泛能源大数据赛道的A类、B类、C类如何划分,是否有答疑群?
答:请关注B站:泛能源大数据
泛能源大数据赛道说明:
http://energy.qibebt.ac.cn/eneco/contribution/index.html#/newsDetail?id=30016590-8a1c-11ef-90ce-8159987ed959